四川

详情

【每日一练】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3月21日)
zz146 2025-03-21 11:44:01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5

一、单选题

1.提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法方针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黄炎培 C.陈鹤琴 D.陶行知

2.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的不同而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学生的学习要求

C.课程的任务 D.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3.决定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4.李老师每次上新课前,都会预设问题激发兴趣,并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

A.练习律 B.泛化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5.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例题演算,并在例题基础上推导出相应公式,这种教学板书类型属于()

A.板书 B.板演 C.板画 D.板展

二、判断题

1.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地区,教育发展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

2.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

3.儿童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容易把“清”和“请”这样的形近字弄混。其原因是这时期的儿童缺乏观察的精确性。(

4.社会惰化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5.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学习结果的行为指出了学生成绩的最低标准。 (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他明确声明,在学术上“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是他改革北京大学的基本指导思想。

2.D【解析】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3.A【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4.C【解析】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共同决定的。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必须有某种需要,这体现为兴趣和欲望。学习者应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的准备。因此,李老师在上新课前预设问题激发兴趣,并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就是要让学生在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活动。这种做法符合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准备律。

5.B【解析】中小学常用的板书,一般包括板书、板演、板画三种形式。板书是指教师写在黑板上的文字,它是各学科的教学经常用到的一种板书形式。板演是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书写方程式等,是自然科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板书形式。板画是教师在黑板上描画的各种图形、符号、表格等,它是地理、美术、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常用的一种板书形式。题干中教师在黑板上演算例题、推导公式,这种板书类型属于板演。

二、判断题

1.×【解析】在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地区,教育发展应以扩大规模、满足数量需求为战略重点;而在人口增长速度较为平缓且经济发展有保障的地区,教育发展则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战略重点。

2.√【解析】要解决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故题干说法正确。

3.√【解析】小学生观察缺乏精确性。例如,在刚学写字时常常是多一点、少一横,对于“已”“巳”和“析”“折”等字形相近的字经常混淆不清。

4.√【解析】社会惰化无法消除,但是可以有效地减少。

5.×【解析】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学习程度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它指出了学生成绩的最低标准,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到什么程度”“完整性如何”等问题有关。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安识别添加
获取1对 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